返回

穿书:我养的暴君幼崽又奶又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章 “官二代”和“商二代”们的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步,都不用组织就自动参加,乙班见甲班都去了,便也跟着去了。

    唯有丙班和丁班,除了周佑六人外,也就只有那些家中条件不佳必须刻苦学习的少年,以及跟六人当舍友的附加公子哥去了,其余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不好意思,睡觉才是大事。

    因为这是学生们自行组织的,县学便没有干扰,只是在发现每日晨练的人数过多,考虑到安全问题后,才去寻了洛七杉,洛七杉便去寻穆浅染。

    之后,在二人的商量下,最终定下了一套分开练习的方案。

    四个班分为四个方队,再从各班选出两名助手。

    一个负责集合和列队,一个辅助方队跑步的速度和阵型。

    甚至连晨昏跑操的时间都进行了规定,不强求所有学子都参加,可若是要参加,那就必须在要求时间内到场。

    一开始,瘦弱的学子们大多跑了没一半就跑不动了,大多都只能停在路边看着丹平十五狂们边跑边背书。

    是的,这十五人不仅不会累得跟鼓风机一样,还能气息平稳声音洪亮地背书,大多背的还是当日所学的知识。

    记得的就大声诵背,不记得的,就自动降低音量,听听其他人背的。

    周颉和周渊是所有人中记性最好的,每每队伍中音量降低时,他们两人的声音总是会刻意拔高。

    如此这般,待晨昏两趟跑操结束后,不会背的自然也会背了,再加以学习小组的探讨学习,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这样的自律和方法,简直让县学的师生们都开了眼了,也对那个能想出这个方法的村塾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

    众人对丹平十五狂的学习方法自是越发吹捧,甚至已经开始不自觉地以他们为首。

    如此一来,参与晨练和没有参加晨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有了明显的差距。

    渐渐地,走读的学生家里也知道了这个情况,很快,外舍的房舍就开始供不应求,许多人家甚至愿意出资,让县学多盖几间房舍,只为了让自家孩子跟着一起学。

    退一万步来说,便是学不好,起码身体也能好啊!

    瞧瞧老顾家的小儿子就知道了,据说现在顾老爷要训子,得三个护卫一起上手才能逮住呢,半大的孩子,跑得快极了。

    咳,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晨练,真的要健体哇!

    天知道,对于人均寿命“三”字开头的古人来说,强身健体的诱惑力有多大?

    练!必须练!

    一时间,生活惬意的官二代和商二代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开始了“非自愿”的爆改模式。

    恨这些泥腿子吗?

    自然是恨的。

    敢动手去收拾么?

    那自然……也是不敢的。

    没办法,只能忍着了,反正没有人盯着,大不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多大点事啊,忍忍就过去了!

    富、商二代的学渣们如是想着。

    一时间,十五人在县学中的人气就在跟那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升。

    但即便如此,少年们也保持着待人友好、谦虚学习的优良作风。

    碰上自己不懂的,就带上纸笔,虚心请教后,认真记录。

    碰上他人来请教时,也会细心讲解,并且还提供了极佳的破题思路和方法。

    这样的豁达,莫说是县学了,便是吉州的州学、府学内都不多见。

    而对于他们这种“你不搞事,我们就一直是好同窗”的友善行为,县学的学子自是打从心底里敬佩。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外舍中就有近八成的学子,不仅每日晨昏跟着操练,还将那套舞动青春早操都学得有模有样。

    这的情形,也成功地让部分自持身份并拒绝加入的部分官二代和商二代们每每看到都神情复杂。

    “蠢人多作怪。”

    “就是,会读书有什么能耐?会做文章才是本事。”

    “无事,且让他们折腾,待月末考核后,这场闹剧就会结束了。”

    县学每月的月末都会进行一次考核,各班的成绩都会被列入授课先生们的教学考核指标中。

    首月的考核与学子们的入学考对标,次月起,则是与上一次考核对标,若是学生连续三个月或以上都无长进,则授课先生要面临相应惩罚。

    因为先生的修金出了现银外,就是米粮,故而,连续三个月所教授的学生,每班无长进者超过六人,则进行“罚米”,

    若是学末举行的“岁考”,每班无长进者超过六人,则在“罚俸”的前提上,还要被县令“训导”。

    超过十六人,则取消教学资格,直接解聘,另,负责招聘和举荐之人也会受到“笞刑”。

    当然,游手好闲和靠走后门进来的商二代不计入考核范围,不然丁班和丙班怕是无人愿意去授课。

    没办法,谁让作为与后世差生班平行的丁班和丙班,什么不多,就是关系户最多。


第134章 “官二代”和“商二代”们的改变(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